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教学成果奖申报
成果的推广及应用效果
时间:2022-11-08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成效迅速、显著

面向全省扩大非遗传承群体,将各市县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兴趣爱好者、在校大学生、高校教师、游客等全部纳入非遗传承人才队伍进行培养,培养成效迅速、显著通过“海南省少数民族艺术培训中心”开展有关海南艺术类非遗培训的人才累计超过2000人次,所培养的村民能够熟练地向游客展示民族歌舞等艺术;通过“南海文化博物馆”开展非遗体验和展示,对社会公众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累计超过20000人;通过非遗学堂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累计开展培训和体验活动100余次,参加人数累计超过3000余人次,提升了市民、游客传承非遗的热情和意识通过“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累计培养了非遗传承人才近600人,诞生了“黎尚往来非遗工作室”“五指山圣亿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三亚阿玛昵黎族织锦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学员创办的企业和工作室,对推动濒危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培养了陈达胥、刘斌、唐鸿南、李星青等一批优秀黎族青年,目前他们已成长为黎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生代”,肩负起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的时代重任。

学校龙舟队、龙狮队累计培养了60余名非遗传承人才,积极传承“海南海上龙舟”“中华龙舟”“独竹漂”“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非遗项目,在“中华龙舟大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国内大赛中获得全省性奖励10项、全国性奖励24项。

(二)建设了系列非遗课程,对大学生的非遗实践育人效果极为突出

构建了非遗课程体系和技术实训体系,建设了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海南民俗学概论》以及《海南非遗专题》《海南文化专题》等校内理论课程,对非遗传承人才进行理论培养;开设了《黎族竹竿舞》《中华龙舟》《黎族传统音乐》《黎族民间舞蹈》以及“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黎族传统制陶技艺研修研习课程、黎族织锦技艺研修研习课程等系列课程,对传承人才直接进行非遗技艺的培养迅速提升了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针对在校大学生创办非遗传承实验班,对黎族织锦、黎族传统制陶、黎族竹木器乐、黎族苗族民间歌曲、黎族苗族民间舞蹈等非遗项目的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校大学生得到了较为系统的非遗技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实践育人的效果极为突出,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

建立起一批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科研和技术教师队伍

聘请15名政府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县市级非遗传承人作为学校非遗传承特聘教师培养了一批校内非遗理论研究专家和实践技术专家,已孵化42项非遗相关科研项目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其中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级项目,12项海南省厅级科研项目,12项校级及地市级项目。目前已发表非遗相关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成果得到政府高度评价,广受媒体关注

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在海南形成了广泛的认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旅游与文化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南群众艺术馆、三亚市委市政府等单位领导多次视察学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海南日报、三亚日报、五指山电视台、新浪、中新网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培训情况。中央电视台CCTV5多次对学校龙舟比赛进行过专题报道,并于2019年11月为学校龙舟队录制了5分钟宣传片在央视播放。

学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效果得到校内师生认可和兄弟高校民族学科专家的高度评价

学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覆盖全校所有专业,构建的系列非遗课程得到了校内师生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学生选课的积极性极高,上课出勤率基本到达百分之百。学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果也得到了兄弟高校民族学科专家的高度评价,

2018年学校邀请40余名来自各兄弟高校民族学科专家举行了民族学科建设论证会,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周明甫、中国社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张继焦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超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荣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刘芝凤、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赵丽明、北京联合大学历史系主任顾军、云南大学教授杨国才等专家在听取学校民族学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成果汇报后,进行了高度评价和认可,对表示对学校民族学科建设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