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此,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积极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职能和优势,自觉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大学生教学实践活动,于2013年9月,将"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作为教学的特色项目进行大力支持和发展,不断加强非遗在校园的传承实践探索,旨在构建起一套符合海南省情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最终构建了一套高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包括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技术实训体系、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技术教师队伍体系、非遗传承人才来源的多元化体系、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体系、构建非遗产学研协同发展体系等内容。,该人才培养体系确实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传承热情、同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才,对解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断层、非遗濒危速度加快、高校非遗传承的意识不足、非遗课程资源开发不成体系、非遗实践育人薄弱、高校在推动非遗服务社会的职能不足等方面的教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体系确实有效地缓解了海南黎族传统纺织染技艺、黎族传统制陶技艺、黎族竹木器乐、黎族民间舞蹈等非遗的濒危速度,并形成了广泛的社会效应,诞生了"黎尚往来非遗工作室""五指山圣亿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等学员创办的企业、机构,并培养了陈达胥、刘斌、唐鸿南、李星青等一批优秀黎族青年传承非遗,所培养的在校大学生传承人才在国内大赛中获得全省性奖励10项、全国性奖励39项。教师也通过该体系建设成果的启示或激励,获得42项非遗相关科研项目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
海南日报、三亚日报、三亚电视台、五指山电视台、新浪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培训情况,CCTV5多次直播学校参加中华龙舟比赛盛况,并于2019年11月为学校龙舟队录制了5分钟宣传片在央视播放。
本成果经过实践检验,确实符合海南省情,对于推动海南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具有极为突出的价值。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