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省级重点(扶持)学科简介
作者 : 水产与生命学院 时间 : 2020年03月15日
动物学学科创立于1986年,2010年被列为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批省级重点(扶持)学科。以本学科特色研究为支撑申报的海南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洋科学省级特色学科、动物学课程群省级教学团队和动物学省级精品课程等建设项目陆续获批。该学科团队率先实现我校在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在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专业硕士学位建设单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我校最有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团队,也是国内有影响、省内优势最显著的学科。
历经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动物生态学、动物保护与遗传学和水生动物学三个特色研究方向。其中,在海南岛及周边海域的两栖爬行动物相关研究工作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在国内有较高的同行知名度,并与国际相关学科社群兼容。学科发展方向与我校“旅游、民族、海洋、生态”的四大发展战略、三亚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国内外该学科发展的主流紧密结合,其工作方向受到了海南省科技厅、三亚市政府、三亚市科信局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一、研究方向
1、动物生态学方向
本方向主要以海南岛及周边海域的两栖爬行动物为模型开展适应与进化研究,着重探讨栖息地和全球气候变化对野外种群的影响,以及生活史特征变异的成因和区域性适应机制。此外,还开展圆鼻巨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蜡皮蜥、睑虎和花尾榛鸡人工养殖关键技术研究,着重解决养殖方式、人工繁殖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等关键性技术,推动相关经济动物绿色养殖成为地方支柱产业。
2、动物保护与遗传学方向
本方向主要以圆鼻巨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蜡皮蜥等保护动物为模型,以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动物种群遗传结构、种群统计学、适应对策、生存现状和濒危机制研究,为动物资源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如下:保护生态学、保护行为学、保护遗传学、分子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
3、水生动物学方向
本方向主要以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其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开展海洋珍稀濒危动物保护、渔业种质资源评估、遗传多样性、生殖调控与繁育、营养与饲料、疫病防控、海水健康养殖技术、海洋生物生态毒理学、海洋环境评价与生物修复技术、海洋药物和天然产物等领域的研究,为南海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放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二、学术队伍
本学科责任教授是林炽贤教授。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4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平均年龄40岁,40岁以下高级职称7人。拥有海南省领军人才1人,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人,海南省中青年学术骨干1人,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务理事和理事各1人;曾获得全国师德标兵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1人、第九届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1人、海南“最美教师”1人等多项荣誉。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拥有较强教学科研实力、发展势头强劲且优势互补的学科团队。
三、人才与团队培养
为我院水产养殖、生物科学和生态学等多个本科专业的课程理论教学、实践及学生科研提供平台,并支撑着海南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洋科学省级特色学科、动物学省级精品课程和动物学课程群省级教学团队等建设任务。
近年来,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晋升副教授2人,认定海南省领军人才1人,入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人,入选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务理事和理事各1人;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1人)、第九届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1人)、海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1人)、海南“最美教师”( 1人)等多项荣誉;与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合作指导并完成硕士生毕业论文如《海南鬣蜥科线粒体基因组和相关系统发生分析》等多篇,正在合作指导博士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共4人(博士3人和硕士1人)。
四、基础条件
本学科依托海南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和海洋科学省级特色学科开展建设工作。
空间条件:实验室现有科研用房及基地占地面积总计2120m2,包含五指山校区及三亚校区两栖爬行动物特色养殖基地、人工气候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透光养殖室、行为监测室,圆鼻巨蜥圈养户外养殖棚、圆鼻巨蜥圈养户外养殖池、蜥蜴饲料饲养棚、海蛇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室、海蛇开放式循环水水泥养殖池等。
仪器设备:设备总值总计1000.55万元,主要相关实验设备:纳流液相质谱仪,大型陆生动物呼吸测量系统,便携式动物呼吸代谢测量系统,计算机采集系统,AVM发射接收器,冷冻干燥机,低温离心浓缩仪,超低温冰箱,超低温冰箱,低温高速离心机,低压液相层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双向电泳系统,酶标仪,洗板机,超微量蛋白分光光度计,各型电子天平,培养箱,人工气候箱,显微摄影系统,凝胶成像系统及图形分析软件,专业制图、统计软件包和无线追踪分析统计软件包等。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