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白山
[公元1907年-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马白山(1907~1992年) 原名马家声。海南澄迈县恭贵乡封平都银题村(今马村镇马村)人。琼崖纵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1907年3月1日出生。1925年春考入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同年冬,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夏任中共澄四区区委书记兼区红军分队长。1929年夏,被党组织派去江西苏区学习。同年9月,抵上海后,因情况变化,经党组织同意,改入南京中央军官学校学习军事。1931年底返上海,在中共沪西区委工作。1932年8月到海南昌感县第二小学(现东方县墩头小学)任教:以教师职业作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35年冬至1936年初,和杨启安先后在昌江县第二小学、英显村、四更村分别建立了中共党支部。1937年8月7中共昌感县委成立,被选为县委委员。1938年12月5日,任琼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队附(副队长)。1939年3月任总队附(副总队长)兼第三大队大队长。率领第三大队攻克琼西重镇那大,扩大游击区,配合琼文地区第一、二大队的对日作战,为特委和总队部领导机关西迁创建山区抗日根据地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940年7月,马白山兼任独立总队西路指挥部指挥,统一指挥第三、第五大队的行动,为美合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贡献。9月任第二支队长,在“美合事变”中,率部抗击国民党顽军,掩护特委、总队部领导机关的安全转移。1941年3月下旬,奉命率部赴琼文根据地,与第一支队并肩作战,开展抗日反顽(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斗争。在琼山县道崇乡湖子村截击顽军保七团二营四连;在洪烈坡阻击战中重创顽军1个营和琼山县游击大队;在大致坡、潭牛、重兴等地伏击日军;组织指挥三江乡斗门战斗,击毙国民党顽军团长李春农;参与组织指挥大水战斗,与顽军激战五天四夜,毙伤顽军数百人。1942年4月初,奉命带领潘江汉、陈岩等到澄迈县旺商乡林峨村(一说仁兴武万村)组建第四支队,任支队长兼政委。尔后,建立以木排为中心的和民、和祥、清平、洛基等地区抗日根据地,参加和领导了六芹山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944年春,第四支队主力大队从六芹山根据地进入白沙,配合王国兴发动群众开展斗争,创建白沙文头山根据地,继而成立了白沙县临时抗日民主政府。
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广东省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第四支队长,中共琼崖区党委委员、区党委军事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纵队副司令员、中共西区地委书记兼第一总队总队长、政委,分别担任春、夏季两个攻势的前线副总指挥。1946年,在六芹山根据地,坚决执行中共琼崖特委关于不“北撤”和“南撤”的决定,坚持琼岛武装斗争的方针。1948年6月6日,亲自指挥第五总队主力、第一总队一部攻克乐东县城——抱由。至此,乐东全境解放,使白、保、乐三县解放区连成一片,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终于胜利建成。1949年7月赴京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会议期间,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朱德总司令还邀请他到家里做客。10月1日,在京参加开国大典,还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
1949年12月,马白山返回广州,奉命协助四野部队渡海作战的组织准备工作。1950年3月26日,和解放军第40军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率领一个加强团,在玉包港一带强行登陆成功,带领渡海部队安全抵达澄迈县六芹山根据地美厚解放区。1950年4月,兼任接应40军前线指挥部总指挥(4月前为陈求光)。
海南解放后,马白山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1950年12月,奉命入南京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马白山被横加“地方主义分子”的罪名,被撤销了中共海南区委委员、海南军区党委常委的职务。1963年恢复党内职务后,被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白山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任海南军区副兵团级顾问。1983年离休,享受正兵团级待遇。离休后,他仍担任中共海南区委(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积极参与琼崖革命斗争史的研究编写工作,完成了革命回忆录《浴血天涯》的撰写任务,主持编写出版了《琼崖纵队史》一书,还撰写20多篇有关文章在报刊上发表。马白山为海南的解放和建设、为党和军队及民兵建设、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88年8月,中央军委授予他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8月3日在海口逝世。
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
马白山相关
本网页内容来自: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