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学史研究领域的“航空母舰”——《世界文学史》
来源:海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 时间:2021-05-08
俄语原版《世界文学史》由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耗时30余年组织、编纂而成。参与编写的文学研究专家与外国文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多达500多位,另有近50位专业编辑人员参加编辑校订。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有出版社计划翻译出版该书,但出于种种原因搁置。2001年起,上海文艺出版社接手该项目,由刘魁立和吴元迈两位先生担任总主编,120余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及北京、上海高等院校的老中青三代俄语译者参与翻译。吴元迈、童炜钢、娄自良、天示、陈松岩、白春仁等10位俄语翻译家担任分卷译稿审校,历经13年完工。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主要局限在欧美和亚洲国家的文学文化上,而对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区域的文学文化研究,基本是空白。而在《世界文学史》中,论述所涉及的民族和区域不只是欧洲、美洲、亚洲的民族和区域,而是几乎涵盖全世界各个有文明记载的民族和区域,特别是南美、中北美、非洲、亚洲(包括南亚、西亚)、大洋洲等许多区域的一些我国学界闻所未闻的、资料罕见的文学创作。
著作采用编年体体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一方面将文学现象放入文学发生的社会现实背景中去考察、阐述,另一方面采用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世界各民族文学文化流播、传承、发展的规律和不同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主要局限在欧美和亚洲国家的文学文化上,而对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区域的文学文化研究,基本是空白。而在《世界文学史》中,论述所涉及的民族和区域不只是欧洲、美洲、亚洲的民族和区域,而是几乎涵盖全世界各个有文明记载的民族和区域,特别是南美、中北美、非洲、亚洲(包括南亚、西亚)、大洋洲等许多区域的一些我国学界闻所未闻的、资料罕见的文学创作。
著作采用编年体体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一方面将文学现象放入文学发生的社会现实背景中去考察、阐述,另一方面采用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世界各民族文学文化流播、传承、发展的规律和不同特色。
全球文学史研究领域的“航空母舰”,珍贵插图与文本完美结合,权威作者,权威译者,16 开精装收藏级版。
全球视野全貌呈现世界文学瑰丽图景
涵盖全世界几乎所有留存文明记载的民族和区域,全方位,全语种,首次完整再现世界文学从上古时代到二十世纪初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铸就经典凝聚几代学人半个世纪的心血
原版由上百位俄罗斯专家学者历经三十余年撰写而成。中译本由权威学者刘魁立、吴元迈领衔,集中国内最优秀的翻译与研究力量,经过长达十余年的翻译、校订、编辑过程,精雕细磨,共铸经典。
前无古人无可替代的辉煌巨著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宏大的文学史研究工程,独一无二的权威巨著。规模之大、资料之丰、论述之精,使其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