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和《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第四期对口帮扶工作的通知》(琼教基【2016】121号)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专业优势,对陵水县学前教育开展帮扶。区域帮扶周期为两年,幼儿园帮扶周期为一年;帮扶方式为:先对提蒙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全面帮扶,然后以点带面,发挥被帮扶园的示范作用,整体提升县域内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
二、工作目标
发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学科专业优势,依托当地教育局的支持和配合,坚持“点面结合、注重实效”原则。发挥被帮扶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整体提升陵水县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
以提蒙中心幼儿园为重点帮扶点,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园所管理、教师专业素质、保教工作质量的水平,在区域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目标设定与管理、园所文化建设与创新、教师业务培训与考核、课程资源补充与优化、儿童发展测评与反馈、家庭教育测评与指导、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等,努力为该园创建“省一级幼儿园”创造条件。
三、工作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对帮扶工作的指示和我校学前教育的专业实际,依据被帮扶园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本帮扶工作方案,
(一)选派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帮扶工作的具体落实。
选派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的教师担任对口帮扶陵水县学前教育工作的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园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业务培训、保教工作指导、师幼互动指导、教育研究指导、儿童发展测评、家园合作指导以及大学生帮扶支教工作等。发挥学校、学院与被帮扶单位之间的纽带作用,做好意见征询、计划制定、工作执行、结果反馈、交流沟通等工作,有效落实各项帮扶工作。
(二)指导园所管理和园所文化建设
为被帮扶园的日常管理献计献策,协助园长解决园所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协助幼儿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营造拼搏进取、团结合作的园所文化,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争取每周深入班级,现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针对县二级园评估工作发现的问题,配合园方进行整改,为创建省一级幼儿园创造条件;对照省一级幼儿园的评估指标,评估提蒙中心幼儿园各项工作,与县教科局、提蒙幼儿园共同努力,争取创建“省一级幼儿园”。
1、园所文化建设
包括精神文化方面、制度文化方面以及物质环境方面。
(1)精神文化方面:将黎族特有文化底蕴渗透于教学活动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积极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并传承黎族优秀文化,使幼儿园成为管理民主、师幼关系和谐、民族特色鲜明的幼儿园。(2)制度文化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适合本园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的一系列制度。将各项制度内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为,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意识,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3)物质环境方面:园内外环境的布置能够体现幼儿园基本教育理念以及园本特色。
2、完善园所制度
(1)管理制度:园长岗位制度、教师岗位制度、保育员岗位制度、幼儿园教师岗位制度、教师一日常规、教职工工作质量考核制度、教育评价制度、每周例会制度、幼儿园教研学习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职工培训制度、幼儿园与家长联系制度、幼儿园教师值周值日工作职责、幼儿园考勤制度等。
(2)卫生制度:卫生保健制度、晨检制度、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儿童健康检查制度等。
(3)安全制度:幼儿人身安全措施、幼儿接送制度、交通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
3、规范建档工作
通过专题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介绍和借鉴省内外优秀幼儿园的归档工作经验。
(三)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作
1.“送教下乡”工作
建立两支培训队伍,分别负责被帮扶地区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理论培训和业务能力培训。高校教师负责专业理念、专业理论和课题研究方面的培训任务,幼儿园骨干教师负责保教工作常规和工作创新等业务培训。根据帮扶工作需要,每月开展一次送教下乡活动。
2.园长和教师培训
根据陵水县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有针对性聘请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或骨干教师开展“工作坊”或专项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注重两个面向:面向区域学前教育发展需要、面向一线教师专业成长需要。追求培训实效,追踪后期效果。与县教科局协同开展面向园长和教师的全员培训,提升园长的管理能力和教师的综合素质。每学期组织1-2次幼儿园骨干教师或全员教师的专项培训,组织3-4次送教下乡活动,选派种子教师赴省示范园或优质园参加跟岗学习,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协助园方开展讲课比赛、户外游戏指导以及教师综合才艺展示等活动。
3.指导园本教研和科研
每周一次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常态化。通过听课、评课,指导教师钻研教材、设计主题教育活动、观察并评价儿童、鼓励和引导儿童、做好家园合作。围绕一日生活教育化、户外游戏、主题教育活动、儿童发展、师幼互动、特殊儿童、园本课程、有效提问、有效教学等,成立研究小组,开展园本教研。为教师提供编制问卷、实施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讲解与分享等基本研究工作的培训。建立幼儿园的骨干研究队伍,构建传帮带的机制,利用科研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四)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参与每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配合陵水县教科局,开展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科普、宣传、个别咨询等工作,提高全县居民的学前教育观念,教授科学的育儿方法。帮助家长认清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想法和做法,形成科学的学前教育意识,构建健康的家庭文化环境,积极配合幼儿园,共同承担育儿任务。
(五)服务于陵水县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与陵水县教科局合作申请横向研究项目,争取省学前教育研究项目资金的支持,共同研究本县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模式,探索更加适应陵水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需要的发展模式。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提升教育理念规范园务管理
1、成立学校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杨兹举
副组长:陈宇明
2、成立学院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林伟
副组长:宋爱芬 陈石研
项目办主任:宋爱芬(兼)
项目办副主任:何海滨
成员:王昭君、曹惠容、刘家宝、陈世荣、谭静、肖瑜、马磊、杨玲、唐芳丽、唐宁、董伽、唐懿姝、吉昆、陈蕾蕾
3、深入被帮扶园了解园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并签订帮扶协议。
4、指导被帮扶园健全教研、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家园联系等各项制度,建立园务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安全小组等机构。
第二阶段: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
1、到被帮扶园进行保教业务指导
根据《纲要》精神,指导被帮扶园制定适合本园情况的园务工作计划,规范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及周次教学安排;随堂听课评课,了解被帮扶园的教学状况。
2、提升被帮扶园教师的业务能力
从备课、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反思等方面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切实提高被帮扶园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三阶段: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1、教育理论培训。从教育基础理论入手,通过专家引领、教育理论专著自学等途径,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最新理论成果,对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教育水平。
2、园本科研工作。按照计划扎实有效地进行课题的研究,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归类、整理工作,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方法,加强对教师教育技能,专业技能及特色课程的培训,并充分利用本园教育资源,搞好园本培训。开展园内观摩研讨,外出观摩学习,听取讲座等各类学习活动,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
4、师带徒:邀请省示范园骨干教师到被帮扶园进行指导。骨干教师与被帮扶园教师建立“一帮一”结对帮扶小组,老教师与新教师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小组,对新教师重点进行“如何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指导。
第四阶段 家园沟通技能的提升
1、家园联系:各班级设置家庭联系栏,幼儿园门厅设置全园家园联系公告栏。(联系栏每周收集整理一次,收入档案中,并将家长集中反映和关心的问题列入家庭教育引导内容中,以讲座或案例形式公开向幼儿家长讲解、分析。)
2、亲子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亲子主题围绕幼儿园文化建设和打造特色的需要,具体主题内容由幼儿园商讨决定。
3、家庭教育引导:邀请家庭教育方面专家进行系列讲座,每学期2次;各班级教师收集班级幼儿好的家教实例,供全园幼儿家长共享。
4、开放日活动:每学期组织1-2次,主要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幼儿园特色教学活动等。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教育学院
2017年2月10日
附:对被帮扶园实地调研和座谈后,发现的主要问题
陵水县提蒙乡中心幼儿园
1.户外环境改造:功能区的科学划分(树荫和背光处尽量做为幼儿户外活动的功能区;阳光充裕区域尽量做种植区;相对隐蔽处做养殖区;公共活动区做宣传、科普;户外运动区的面积大,已经修建好,但天气炎热季节难以使用,应在跑道周围植树或搭建凉棚,凉棚外种植爬藤类植被。或将跑道周围改造成一条直线跑道,周围有果岭和阔叶树木)
2.走廊和室内环境整体设计:公共区域,如走廊、楼梯、教室门外环境布置,在主题、内容、功能和特色等方面未做统一要求,零散、粗糙,童趣化和生态化体现不够充分。走廊和楼梯布置要体现幼儿园办园理念、特色,要一体化设计;走廊内朝向阳光面应悬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小盆景或手工作品,美化并遮光;增加墙面内容与不同年龄幼儿的互动性,增加走廊的功能区;教室门外的家园联系栏需更新,内容要实用,设计要新颖;室内环境:卧室的内墙和天花板需重新布置,可兼做阅读区;盥洗间和卫生间的冲洗和洗手提示;教室内主题墙、区角的墙饰、功能区的墙饰等设计,不要太花哨,颜色和大小应提出基本要求。
3.师资培训:送教下乡、跟岗学习、自主学习、园本教研、讲课比赛或综合才艺展示;
4.对照省一级幼儿园的评估指标和自评报告,提出年内工作重点和难点,想办法共同解决;
5.卫生消毒制度:严抓卫生消毒工作,每周一次检查,每月一次卫生大检查。自查和园方检查相结合,明确目标责任制,检查记录表、突击检查、集中检查,检查结果公开,评比卫生流动红旗。为保证幼儿园环境卫生,是否采取家长不进教学楼,不进教室制度?提醒家长保证幼儿在家的个人卫生。
相关附件: |